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又一家!中小险企偿付能力迎“大考”:都邦财险、渤海财险申请过渡期政策 正文
时间:2025-07-09 13:25:16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休闲
“偿二代二期工程的实施之下,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或普遍出现下滑,部分中小险企业面临资金补充压力。”继都邦财险之后,又一家险企公告称已申请偿付能力过渡期政策。4月29日,渤海财险称结合偿付能力状况和
原标题:又一家!险企险渤险申中小险企偿付能力迎“大考”:都邦财险、偿付渤海财险申请过渡期政策;偿二代二期落地,邦财资本“吃紧”…
继都邦财险之后,海财又一家险企公告称已申请偿付能力过渡期政策。请过
4月29日,渡期渤海财险称结合偿付能力状况和经营情况,大考按照监管要求和安排,又家迎都申请了过渡期政策。中小政策在此前,险企险渤险申都邦财险已申请过渡期政策,偿付为年内首家公开表示申请的邦财险企。
去年年底,历时4年的偿二代二期工程终落地。2021年12月30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正式发布,这也标志着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根据规则,保险业自编报2022年第1季度偿付能力季度报告起全面实施规则(Ⅱ)。对于受规则(Ⅱ)影响较大的保险公司,银保监会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过渡期政策,允许在部分监管规则上分步到位,最晚于2025年起全面执行到位。
业内人士认为,偿二代二期工程的实施之下,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或普遍出现下滑,部分中小险企业面临资金补充压力。
两家财险公司申请过渡期政策
渤海财险在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坦言,申请偿付能力过渡期政策,以一定程度抵消新规则带来的偿付能力下降影响。2022 年一季度公司过渡期政策下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 112.38%。
报告同时显示,渤海财险2021年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 C,2021 年三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 C。连续两个季度评级为 C,主要是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处于较低水平。根据监管要求,风险综合评级衡量保险公司总体偿付能力风险的大小,不得低于B类。目前属于偿付能力不达标企业。
渤海财险成立至今已有16年,但遗憾的是至今仍未进入盈利期。历年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到2018年,其净利润分别亏损1829万元、1.94亿元、1.12亿元,2019年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2.83亿元,2020年实现了0.07亿元的微幅盈利。根据2021年四个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渤海财险共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5.66亿元,净利润-3.49亿元。
而今年首家公开表示申请了过渡期政策为都邦财险。
4月26日,都邦财险发布2022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报告显示,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125%。该公司在一季报中称,已获3年过渡期政策名额。2022年3月21日,银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部正式批复同意给予都邦财险自2022年至2024年3年的过渡期政策。
偿付能力报告指出,都邦财险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持续下降,主要是因为经营亏损造成的实际资本(净资产)减少。
历年财报数据显示,都邦人寿近五年来盈利状况不佳,2017年净利润为1080.04万元、自2018年该公司陷入低迷状态,亏损8778万元;2019年继续亏损6732.63万元。2020年亏损3956万元,2021年都邦保险净亏损2.43亿元,超出过去三年亏损之和。
都邦财险指出,公司自2021年以来,多次组织相关会议研究探讨应对经营亏损、偿付能力下滑的配套措施,主要包括提高成本控制对经营重要性的认识,认真梳理各项成本管控流程,制定和实施相关管控措施;积极开展资产配置计划,提高资产配置有效性,加强综合经营水平。在战略规划方面,加大非车险业务发展力度,提升非车险业务权重,抵消车险综改带来的不利影响。
部分中小险企面临资本补充压力
2022 年一季度起,中国银保监会全面实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下称:规则(Ⅱ)),行业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下降。随着规则(Ⅱ),预计大型险企平稳过渡,部分中小公司面临资本补充压力。
刘欣琦、谢雨晟曾在报告中称,预计偿二代二期工程对上市保险公司的影响总体可控,其中预计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行有限,核心偿付能能力充足率将面临一定幅度的下降,但仍将明显高于100%和50%的监管要求;后续部分中小保险公司可能会因为规则II下资本不足而出现资本补充需求。
根据银保监会要求,保险业自编报2022年第1季度偿付能力季度报告起全面实施规则(Ⅱ)。对于受规则Ⅱ影响较大的保险公司,银保监会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过渡期政策。
此前银保监会曾表示,因新旧规则切换导致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或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大幅下降,或跌破具有监管行动意义的临界点(如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降至150%以下、120%以下或100%以下,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降至75%以下、60%以下或50%以下)的保险公司,可以向银保监会反映有关情况。
银保监会将根据实际情况一司一策确定过渡期政策,允许在部分监管规则上分步到位,并将督促公司制定过渡期计划,严格落实,最晚于2025年起全面执行到位。
业内观点认为,随着规则(Ⅱ)的实施,接下来将有更多险企申请偿付能力过渡期政策。
来源:险企高参
作者:年乐
经济日报:养老理财务求安全保值2025-07-09 13:03
土耳其将出兵叙利亚“反恐”?美国务卿:反对2025-07-09 12:55
新任重庆市委常委卢红已任市委统战部部长2025-07-09 12:38
知悉未成年乘客深夜包车为跨省行窃,网约车司机被认定共犯获刑2025-07-09 12:03
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特斯拉创2020年11月以来收盘新低2025-07-09 11:59
如何保障汽车网络安全?前海再保险副总经理喻放:险企发挥很好作用,能提供财务保障和服务2025-07-09 11:58
刷单骗局出现融合加强版,一男子被骗走22万2025-07-09 11:44
智利总统公布全面禁止持枪计划:“他国发生的事不能发生在智利”2025-07-09 11:44
潘功胜:全面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2025-07-09 11:38
车企们想要摸着手机过河2025-07-09 11:10
交通运输部:大力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在航运领域应用2025-07-09 13:20
双汇发展业绩大降背后:迅猛增长的关联交易 押错方向的冻品采购2025-07-09 13:08
联合国加紧努力:让俄罗斯商品“无障碍”重回国际市场2025-07-09 12:25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2025-07-09 12:08
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暂停营业2025-07-09 12:07
@高考生 千万别走错!北京这些考点易混淆,来看名单2025-07-09 11:55
国铁集团:全年货运量将达到39亿吨2025-07-09 11:23
美股5月复盘:巴菲特爱股西方石油月涨26%,科技股抛售持续2025-07-09 11:14
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应符合7大要求,可提供的产品明确2025-07-09 11:04
欧股主要指数普遍收跌 英国股市今日休市2025-07-09 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