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国产火箭上天!太空“新玩家”韩国还要打造韩版NASA与登月 正文
时间:2025-07-09 13:25:26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热闹的太空又迎来新玩家。上周,韩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世界”号KSLV-Ⅱ)发射升空,在700公里同步轨道与卫星成功分离,将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一刻,对于在电视机屏幕前观看直播的韩国民众而言,意义
热闹的新玩家太空又迎来新玩家。
上周,国产韩国自主研发的火箭韩国还打运载火箭“世界”号(KSLV-Ⅱ)发射升空,在700公里同步轨道与卫星成功分离,上天将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太空
这一刻,造韩对于在电视机屏幕前观看直播的新玩家韩国民众而言,意义非同寻常。国产尽管早在2013年,火箭韩国还打韩国的上天“罗老”号运载火箭也成功将卫星送入太空,但由于“罗老”号火箭第一级由俄罗斯提供,太空第二级才是造韩韩国研制的,谈不上完全的新玩家“国产”,而此次“世界”号则是国产韩国完全自主研发的国产火箭。
“世界”号的火箭韩国还打成功升空且顺利完成卫星发射任务,意味着韩国由此成为全球第7个用国产火箭将1吨重以上卫星送进轨道的国家。此前,俄罗斯、美国、法国、中国、日本和印度均成功通过自主研发的火箭将卫星送入太空。
据韩媒报道,“世界”号由250名研究人员参与研发,以将1.5吨级实用卫星送入地球低轨(600至800公里)为目标设计而成。整个工程耗时12年左右,总投资将近2万亿韩元(约合105亿元人民币)。
首尔科学综合研究生院大学主任教授黄菲告诉第一财经,1989年成立的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此前都没有太多“原始积累”,“世界”号计划从2010年推进以来也是经历曲折,经费紧张。她认为,在宇宙探索、航空航天研究方面,近年来,韩国感受到要在未来掌握先机、不落后于其他国家,因而加快了向太空迈进的步伐、增加了关注和投入。
文在寅功不可没
韩国国产火箭的发射成功,不仅牵动着普通韩国民众,前总统文在寅与现总统尹锡悦也对此尤为关注。
发射成功后,文在寅在社交媒体上第一时间盛赞主导“世界”号研发的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完成了大事”。尹锡悦则在办公室全程观看了直播,并感慨道,这是韩国自1993年6月发射第一颗科学用火箭后,30年来最艰难的挑战。
自1993年来,韩国的科研人员一直投身于火箭的自主研发。公开资料显示,在此前成功发射首枚多用途卫星后,2002年韩国正式启动“罗老”号火箭工程。2009年,在等待16年后,承载着韩国民众探索太空梦想的“罗老”号火箭待命发射。在万众韩国人的瞩目下,“罗老”号成功升空,也成功实现了分离,但最终未能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罗老”号首度发射以失败告终。
一年之后,“罗老”号进行第二次发射,但升空两分钟后随即与地面失去联系,之后便爆炸坠毁。在经历两次失败后,2013年,“罗老”号成功将卫星送入太空。但正如前所述,2013年升空的“罗老”号并非韩国自主研发的火箭,韩国民众难以释怀。
去年10月,韩国产的“世界”号尝试首次发射,尽管火箭完成了所有飞行顺序且到达了距离地球700公里的高度,但火箭搭载的模型卫星未能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因此也没有成功。此次“世界”号的发射,也因为天气原因一度推迟。
在韩国民众为韩国终于有了自主研发的火箭激动万分的同时,不少人感怀,文在寅功不可没。去年10月“世界”号首发时,文在寅专程前往罗老宇航中心现场观摩。虽然发射失败令文在寅倍感遗憾,但他强调,“‘世界’号的发射标志着韩国私营部门主导的太空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由于文在寅已在今年5月10日卸任并回乡养老,因此没能在总统任期内见证“世界”号的第二次发射。
黄菲说,其实文在寅任内对韩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发展非常关注。在去年的首尔国际航空航天及国防展览会上,文在寅就在致辞中表示,“今后,韩国政府将集中力量掌握核心技术,并大力扶持民间太空产业。”
黄菲认为,韩国民众此时感怀文在寅,更多是因为他在去年5月访美时期,促成了韩美《导弹指南》的废除,“这使得韩国在宇宙航天领域可以开始‘大展身手’,使得韩国的宇宙航天研发进入‘快车道’,迅速推进自主研发的火箭升空实验。”
签署于1979年的韩美《导弹指南》近些年经过4次修订。在该协定下,韩国难以研制射程在800公里以上的弹道导弹。“这一协定的终止,对于韩国的航空航天研究来说,等于扫清了‘拦路虎’。”黄菲说道,“此次‘世界’号就是将实用卫星送入600至800公里近地轨道为目标。尽管现在从结果上来看,还未突破协定的限制高度,但全面废除协定,意味着未来的研发工作可以不受约束,这也会激励韩国的私营企业加大对宇宙航天的投资力度。”
“韩版NASA”呼之欲出
近年来随着各国科研的突破以及不少亿万富豪争相上天,太空开始变得更热闹。多家国际咨询机构均认为太空经济市场潜力巨大,市场价值预估从9260亿美元到最高2.7万亿美元不等,年增长率介于4.3%~9.5%。其中,美银美林的预计最为大胆:到2045年,全球太空产业规模将增长至2.7万亿美元。显然,韩国也不希望在火热的太空经济领域“掉队”。
如果从2002年算起,在“罗老”号发射成功的近10年间韩国共投入了约5200亿韩元(约合27亿元人民币)。而韩国产业研究院当时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罗老”号发射成功为韩国各相关产业带来约1.76万亿至2.34万亿韩元的经济效益。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公开的数据显示,目前韩国航天产业规模为3.26万亿韩元(约合170亿元人民币),仅为全球航天产业规模的1%左右。细分来看,航天设备制造业规模约为5200亿韩元,航天服务业仅为2.74万亿韩元,分布并不均衡。
黄菲认为,韩国自主研发的“世界”号成功发射,预示着韩国会进一步在航天设备制造业方面加强产业链的构建,尽可能地突破和掌握全产业链的各种关键核心技术。
对于未来,韩媒报道显示,韩国计划在明年上半年制造第三枚“世界”号火箭,并计划在2027年之前再进行4次发射。不仅如此,韩国还希望在2030年左右能够开发并使用国产火箭将无人驾驶航天器送上月球。韩媒预计从2023至2031年,韩国政府将在航天航空领域至少投入1.9万亿韩元(约合99亿元人民币)。
黄菲告诉第一财经,其实从文在寅时期,能明显感受到韩国的航空航天产业已从国家主导转向民间主导,“这才只是开始。”韩国政府2020年的数据显示,韩国航天产业预算规模为7.22亿美元。“这一数字仅为美国当年同一产业预算(578亿美元)的1.5%,而航天产业是一个极其‘烧钱’的行业,因此要鼓励企业进入,就必须让企业看到‘商机’,要降低产业准入门槛,打造大企业、中小企业、初创企业共同参与的环境。”黄菲说道。
此次“世界”号研发的背后汇聚了韩国多家大企业和300多家民间中小企业的参与,组装了超过37万个零部件;搭载了180公斤重的韩国首枚国产性能验证卫星,以及4颗韩国高校研制的立方体卫星。
除了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参与,韩国新政府还计划成立“航空宇宙厅”(暂定名),即通过打造“韩版NASA”,来全面负责制定和推进未来韩国航天产业的发展。同时,尹锡悦政府已将“跃升航天强国及开创韩国太空时代”纳入新政府的重点议题,其中发射月球探测器、开发登月着陆器等都将是未来韩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力的重点方向。
“韩国的宇宙航天产业起步晚,但能感受到发展速度很快。”黄菲说,而航天产业也有望成为拉动韩国未来经济引擎的新增长动力。
“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海信广告标语引争议2025-07-09 13:25
刘世锦:要让绿色发展和数字经济紧密结合,加强领域间交流2025-07-09 13:19
6月14日沪深两市午间涨停分析:高位连板股集体退潮2025-07-09 13:14
环太军演期间,韩美日澳8月初将在夏威夷举行导弹探测追踪联演2025-07-09 13:14
央行公开市场持续净回笼下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能维持宽松吗?2025-07-09 12:35
李书福又在买买买,吉利收购魅族,手机业务正以3倍高薪挖角2025-07-09 11:55
为什么 stETH 不是下一个 UST?2025-07-09 11:30
大基金参与战投,龙芯中科能否成为大肉签?近期新股赚钱效应爆棚,打新者纷纷“返场”2025-07-09 11:30
花费超2200亿美元?卡塔尔或打造“史上最贵”世界杯!远超近八届世界杯成本总和?怎么花掉的2025-07-09 11:04
浙江省1至5月进出口1.83万亿元 同比增长17.6%2025-07-09 10:41
防沉迷政策施行15个月后:七成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3小时内2025-07-09 12:34
银保监会:从未设立或授权设立所谓回款渠道2025-07-09 12:27
快讯:煤炭板块再度走强 郑州煤电4连板2025-07-09 12:26
董事长被查后 民生证券又出事!2025-07-09 11:58
“果链”飓风:代工厂的宿命与远方2025-07-09 11:57
中航电子A吃A489亿吸并中航机电 专业化整合问鼎世界一流航空机载龙头2025-07-09 11:41
北京:进入单位、楼宇、社区,不得以“亮码”代替“扫码”2025-07-09 11:00
蹭热度摆拍视频法律边界在哪儿2025-07-09 10:58
中国农业银行张毅:强化资金支持,让新市民在城镇安居有后盾2025-07-09 10:53
抖音集团在上海、深圳分别成立今日头条新公司!法定代表人是他2025-07-09 10:38